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4:39:24  浏览:86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

粤府令第16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已经2012年6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9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2012年7月11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

一、省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179项)

原实施机关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备 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 1 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核准  
2 需要上报国家核准的技术改造项目审核 直接转报国家主管部门
3 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初审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初审及现场审查”实施
4 国防军工骨干单位和重点培育单位认定
5 百强民营企业评定
6 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认定
7 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认定
8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初审 直接转报国家主管部门
9 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  
10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初审 直接转报国家主管部门
11 办理原材料工业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2 办理电力工业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3 办理消费品工业产品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4 办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5 办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6 办理装备工业产品产业政策审核和出具相关证明
17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许可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取消实施该许可,并入质监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实施
省教育厅 18 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间学生转学核准 改为事后备案
19 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备案  
20 中等职业学校目录外专业设置备案  
21 高等学校高职专业(不含特殊专业)备案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审核、审批”的子项
省科学技术厅 22 全省性科技民间团体设立、变更及注销审核  
23 在省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变更及注销审核  
24 科技出展审批  
25 省级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审核  
26 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认定  
27 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28 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  
29 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认定  
30 省双转移技术科技对接服务中心设立审批  
31 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32 承印境外宗教出版物审核  
33 在省属宗教活动场所内设立商业服务网点审批  
34 在省属宗教活动场所内举办陈列展览审批  
35 在省属宗教活动场所内拍摄电影电视片审批  
省公安厅 36 航行港澳船舶证明书核发 由公安机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审批
37 外省爆破器材调入我省审批 由运达地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38 专职消防队设立、撤销审批  
39 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单位资格证总量审批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核发”的子项
省公安厅 40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机构等级认定   
41 余刑1年以上罪犯留看守所服刑的审批
省监察厅 42 省直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定编审批  
43 国有、集体企业用车定编审批  
44 中央和外省驻粤单位公务用车定编备案  
45 微型厢式车定编审批  
省民政厅 46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申办社会福利机构审批  
47 全省性社会团体、涉外社团和省内跨地市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改为事后备案
48 基金会分支、代表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49 省级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初审  
50 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备案初审  
51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初审  
省司法厅 52 司法鉴定机构名称预先核准  
53 律师资格档案调取审核
54 律师执业档案(经历)调取审核
55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年度备案、变更备案  
56 仲裁员审核备案  
省财政厅 57 省级财政周转金和有偿资金的呆账核销和收回审核  
58 破产企业无法清偿的社会保险费欠费核销审核  
59 省属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调入、调出登记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60 外省驻粤劳务办事机构设立审核  
61 外商常驻机构中方雇员就业证核准  
62 省级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备案审查 改为事后备案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63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统发工资人员的审核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及离退休费统发审核”实施
64 经费来源相同事业单位之间或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向非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审批(不涉及户口迁移)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省直和中央驻穗企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审批”的子项
65 省直和中央驻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审批 含公开招聘方案核准和公开招聘人员聘用审批。改为事后备案
66 省直和中央、部队驻穗单位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认定  
67 省直和中央驻穗事业单位招收聘用制干部审批  
省国土资源厅 68 省管权限建设用地农地转用审核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省管权限建设用地征收土地、农地转用审核”实施
69 省、市级基础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核准  
70 外省地勘单位资质备案  
71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评审意见备案  
72 地质调查备案  
73 矿产资源勘查合作合同备案审查 其中,国家出资勘察项目的合作合同改为事后备案
74 省级矿泉水年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75 城市勘察、市政工程测量资格认定  
76 房屋平面测绘机构资质证书核发  
77 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批  
省交通运输厅 78 外商投资的道路运输企业开业审查  
79 公路收费权质押登记  
省农业厅 80 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饲料生产许可证核发”实施
81 兽药GMP检查验收初审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兽药生产许可证审核”实施
省林业厅 82 在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方案审核
省林业厅 83 在林业系统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方案审批  
84 科研教学单位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科学研究审核  
85 科研教学单位对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科学研究审批  
86 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年度经营利用指标限额核定  
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87 省属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签发  
88 外商投资企业名称、投资者名称、法定地址变更审批  
89 无专项规定要求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境内分公司和进口作为出资的设备清单审批  
90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年审  
91 口岸开设、关闭、迁建或调整审核  
92 粤港澳直通客运车辆指标审核 审批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再办理新增指标审核
93 国内公司赴国外参展、办展审核  
94 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  
95 省文化、软件等特定行业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评选  
96 援外合资合作项目管理和基金审核  
97 外省直通港澳运输车辆指标登记备案  
98 国际商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  
99 省外经贸部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自主国际知名品牌认定  
100 派驻、替换港澳劳务管理人员审核  
省文化厅 101 拓印内容涉及我国疆域、外交、民族关系的古代石刻审批  
102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演出经纪机构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审核  
省文化厅 103 设立冠以“广东省”的博物馆审批  
104 艺术考级机构获得收费许可备案  
105 艺术考级机构发放艺术考级证书名单备案  
106 艺术考级机构考级简章备案  
107 艺术考级机构委托承办单位承办艺术考级活动备案  
108 艺术考级机构开展考场在省会的考级活动备案  
109 艺术考级机构有关事项变更备案  
110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的延续审核  
111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备案
112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总量和布局核准  
省卫生厅 113 新生儿疾病筛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核发  
114 中心血库采供血许可证核发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血站执业、单采血浆站许可证核发”实施
115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初审  
116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初审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17 设区的市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设置审批  
省地方税务局 118 土地使用税应征税额减免审批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审批”实施
119 省属企业财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审批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120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审批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有线广播电视站许可证核发”实施
121 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影视节目进口审查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审核”实施
122 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审核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核发”实施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123 省级行政区域范围或者跨省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审核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审核、审批”实施
124 50瓦(不含)以上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的设立审核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的设立审核、审批”实施
125 港澳台人员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活动审核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境外人员参加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活动审核”实施
126 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剧名、制作机构、集数变更审核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审批”实施
省体育局 127 开办武术学校审批  
128 开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审批  
129 专门从事航空体育运动资格审核  
130 各市体育运动学校设立审核  
省统计局 131 统计资料公布备案  
省物价局 132 两碱外工业盐供应价格的制定与调整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价格和收费”的子项。待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执行
133 新建房屋白蚁防治费收费标准的制定与调整
134 省内宾馆、饭店和招待所代办电信服务费标准的制定与调整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价格和收费”的子项。待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执行
135 违章车辆拖车费的制定与调整
136 省级救灾化肥的入库和出库价格的制定与调整
137 机动车强制保养及服务费的制定
138 出租车挂靠综合服务费收费标准的制定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139 商品展销会登记  
140 经纪人备案  
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 141 设立全国性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单位审核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出版物总发行、全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设立、变更审核”实施
142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设立、变更许可
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 143 非限定发行范围的进口图书、电子出版物进口备案 行政许可事项“境外出版物进口备案”的子项
144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出版物分销企业设立、变更审核 并入行政许可事项“出版物总发行、全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设立、变更审核”实施
省海洋与渔业局 145 渔业船舶设计图纸审查 行政许可事项“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核发”的子项
146 600马力以上渔船渔业捕捞许可证审核 并入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大型(441千瓦以上)海洋捕捞渔船渔业许可审核”实施 
147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核  
148 工程建设项目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影响评估报告审核  
149 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的审核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50 政府实施的特种设备法定定期检验[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151 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审查  
152 新产品标准化审查  
153 广东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  
154 进口机电产品标准备案  
155 产品标识备案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56 危险性较小的地热、温泉、矿泉水、卤水、砖瓦用粘土等资源开采活动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 行政许可事项“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的子项
157 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改、扩建)资格审查  
158 四级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  
159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  
160 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烟草、商贸、机械等行业相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  
省旅游局 161 旅行社星级评定  
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162 省内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审批 行政许可事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与变更审批”的子项。改为事后备案
省粮食局 163 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  
省监狱管理局 164 罪犯日常会见、顾送物品审核  
省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 165 配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会见探视审核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66 非处方药目录审核  
167 药品生产质量受权人变更备案  
168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人员备案  
169 抑制粉刺类化妆品备案  
170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A级单位的首次评定  
171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机构备案  
172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机构备案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省民防办公室) 173 大、中型人民防空工程项目开工报告审批 改为事后备案
174 人民防空工程装修审批
175 人民防空工程转租或者转让审批
176 人民防空科研计划审批及项目撤销批准  
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177 广东建筑企业进沪登记、信息变更、合同备案  
省事业单位改革服务局 178 事业单位法人年检  
省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 179 流动渔民申请入户、转户(港、澳地区渔民)审核 分别由深圳、珠海、惠州、汕尾、阳江、台山市政府审核

二、省政府决定转移的行政审批事项(55项)

原实施机关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备 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 1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 软件企业认定  
3 省级清洁生产企业认定  
4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认定  
5 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保护和发展基地认定  
6 广东省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认定  
7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认定  
8 中华老字号认定审核  
省教育厅 9 高中省一级学校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级评估审批  
10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省一级幼儿园”评估  
省科学技术厅 11 国家级新产品计划审核  
12 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认定  
13 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14 专业镇认定  
15 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申报审核  
16 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认定  
17 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核准  
省民政厅 18 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19 社会工作师登记注册  
省司法厅 20 司法鉴定人诚信等级认定  
21 司法鉴定人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省财政厅 22 资产评估资格证书核发  
省财政厅 23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核发  
24 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基本信息报备  
省国土资源厅 25 执业注册测绘师注册审查  
省环境保护厅 26 放射工作人员证核发  
27 环评机构考核评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8 建筑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核发  
29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二级资质核准  
30 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核准  
省交通运输厅 31 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二级)评定  
32 道路客运站站级的评定  
33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及发证  
34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乙丙级)评定  
省水利厅 35 水利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发证  
省农业厅 36 《广东省拖拉机教练员证》核发  
37 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评价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38 电影院星级评定  
省体育局 39 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审批  
40 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条件审查  
41 一级裁判员审批  
42 一级运动员审批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核审批”的子项
43 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命名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44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认定  
45 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  
省海洋与渔业局 46 广东省名牌产品(渔业类)评价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47 特种设备节能审查  
48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注册登记  
49 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资格核准  
50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证书核发  
51 技术标准评审专家资格审查  
52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  
53 使用采标标志企业备案审查  
54 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  
省地震局 55 地震安全性评价人员执业资格核准  

三、省政府决定下放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115项)

原实施机关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下放实施机关 备 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 1 监控化学品用户审核与备案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 中央下拨民族经费项目审批 县级政府  
省公安厅 3 外国人短期来华口岸签证审批 公安口岸签证部门 含外国人从中国过境签证审批和国际航行船舶在港口停泊时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签证审批
4 外国人入境后申请延期、变更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5 大型活动(A级)烟花爆竹燃放许可 地级以上市政府  
6 粤港澳流动渔船雇用渔工证核发 深圳、珠海、惠州、汕尾、阳江、台山市公安边防部门  
7 三级、未定级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单位资格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核发”的子项
8 外国人、港澳居民、台湾居民遗失护照、通行证等旅行证件出境申请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9 营业性射击场配置射击运动枪支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  
10 《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核发 深圳、珠海市公安边防部门  
11 边防警戒区内建设项目审批 深圳、珠海市公安边防部门  
12 200万-500万元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批及其工程竣工验收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民政厅 13 非公募基金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基金会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子项
省财政厅 14 市、县工商机关登记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合作者先行回收投资审批”的子项
15 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对市、县工商机关登记企业临时办理审计业务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临时办理审计业务审批”的子项
16 市、县收入范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政府非税收入减免审批”的子项
省财政厅 17 省级以下社会团体、群众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审核 县级以上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审核”的子项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8 市县属技工学校的设立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技工学校的设立审批”的子项
省国土资源厅 19 省级矿泉水注册登记 县级以上政府  
20 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
21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 地级以上市政府  
22 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
23 丙、丁级测绘作业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环境保护厅 24 省管权限拟退役关闭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25 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含由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且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审批;由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且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交通、水利、农业项目审批(另有规定的除外);纳入已通过规划环评审查的专项规划或区域性开发规划的建设项目审批;销售、使用IV、V类放射源和生产、销售、使用III类射线装置审批;不跨市行政区域的110、220千伏送(输)变电项目审批;广播电视发射台、无线电台、雷达系统等按要求编制环评报告表的电磁辐射项目审批
26 部分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新审批(含环境影响报告超过5年的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环境保护厅 27 部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含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验收] 地级以上市政府 含由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且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由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且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交通、水利、农业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另有规定的除外);纳入已通过规划环评审查的专项规划或区域性开发规划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销售、使用IV、V类放射源和生产、销售、使用III类射线装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不跨市行政区域的110、220千伏送(输)变电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广播电视发射台、无线电台、雷达系统等按要求编制环评报告表的电磁辐射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
28 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审核 县级以上政府  
29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核定及评估验收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30 中小型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省管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的子项
31 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二级资质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的子项
32 消防设施、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二级资质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33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二级资质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3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二、三级资质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35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36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交通运输厅 37 Ⅶ级(含Ⅶ级)以下航道上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审批 区域航道局
38 占用、挖掘非高速公路国省道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含跨越、穿越公路修建工程设施;在公路及其两侧建筑控制区埋设电缆、管线等设施;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的审批;封闭半幅以上路面施工
省交通运输厅 39 省管非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平面交叉道口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40 经营省内水路旅客及液货危险品运输业务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41 外商投资经营港口业务的备案初审 地级以上市政府  
42 港口设施保安符合证书年度核验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水利厅 43 省十大堤围穿堤建筑物建设方案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44 省级立项的占地20公顷以下,且挖、填土石方20万立方米以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45 装机2000-5000千瓦且附属水库为小型及以下的小水电站技术改造、中型机电排灌工程、中型灌区(1-30万亩)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46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年度资金项目计划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农业厅 47 进口兽药通关单开具 口岸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  
48 受理向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输入易感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申报 广州市政府  
省林业厅 49 养殖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收购、经营单位的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50 进入林业系统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51 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52 设立临时性森林防火检查站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53 由省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广州市政府  
54 省属企业自由类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 地级以上市政府  
55 软件出口合同登记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文化厅 56 市县级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本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本审批”的子项
省卫生厅 57 外籍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58 港澳台医师来内地短期行医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59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县级以上政府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60 设区的市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审批和校验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地方税务局 61 资源税减免核准 地级以上市税务部门  
62 国务院或国土资源部批准占用的耕地占用税减免审核 地级以上市税务部门  
63 计税金额在10000万元(含10000万元)以上的契税减免审核 地级以上市税务部门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64 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乙种)审批 县级政府  
65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工程建设及验收审核 县级以上政府  
省物价局 66 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以及地级以上市、县级政府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价格的制定与调整(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部分) 县级以上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价格和收费”的子项,待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执行
67 省内糖蔗收购价格的制定与调整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价格和收费”的子项,待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执行
68 除省内生产企业直销给用户以及由省属民爆器材经营企业销售以外的民爆器材的流通费用标准及销售价格的制定与调整 地级以上市政府
69 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以及地级以上市、县级政府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价格的制定与调整(依法实行政府定价部分) 县级以上政府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70 省管的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公司、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注册 地级以上市工商部门 行政许可事项“企业登记注册”的子项
71 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核准登记 地级以上市工商部门  
72 食品流通许可 县级工商部门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73 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核准登记 地级以上市工商部门  
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 74 省内报刊在本省设立记者站(除广州、深圳外)审批 地级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设立报刊记者站审批”的子项
75 电子媒体非卖品、计算机软件复制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76 中外合资、合作印刷企业和外商独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设立、变更审批(出版物印刷企业除外)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出版物印刷企业及外商投资印刷企业设立、变更审批”的子项
77 各地级以上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包括:含宗教内容的;中央驻粤、省属单位;珠三角9市以外地区申请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子项
78 市属及以下报纸变更开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报纸变更开版、期刊出版增刊审批”的子项
79 市属及以下期刊、报纸变更刊期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期刊、报纸变更刊期审批”的子项
省海洋与渔业局 80 建设禁渔区线内侧的人工鱼礁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81 省管权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参观、旅游的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省管权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活动的审批”的子项
82 渔业船舶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临时检验的证书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83 渔业船舶船用产品检验与发证 地级以上市政府  
84 渔业航标的设置审批 县级政府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85 验配眼镜、摩托车乘员头盔、橡胶制品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等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行政许可事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的子项
86 助力车生产许可证核发 广州、深圳市质监部门
87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许可 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88 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89 二、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 地级以上市质监部门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90 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91 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非煤矿矿山企业、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以外的尾矿库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92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非煤矿矿山企业(不含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 县级政府
93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在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94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在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审批 县级政府
95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定(除省直和中直单位以外)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子项
96 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甲种)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97 省管权限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旅游局 98 导游证核准 地级以上市政府  
99 出境旅游领队证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出境、赴台旅游领队证核发”的子项
100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空白名单表核发 地级以上市政府  
101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团队名单表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102 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审批(变更名称、组织形式、跨市变更公司住所、调整业务范围、分立或者合并)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与变更审批”的子项
103 小额贷款公司变更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04 出具药品出口销售证明 地级以上市政府  
105 出具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中医药局 106 省管权限内中医医疗机构外籍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执业许可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中医药局 107 省管权限内中医医疗机构港澳台医师来内地短期行医执业许可 地级以上市政府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省民防办公室) 108 易地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许可 地级以上市政府  
109 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许可 县级以上政府  
110 拆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许可 县级以上政府  
111 人民防空工程改造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11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民防空工程安全时的保障措施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省国家保密局 113 市属及以下国家秘密及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销毁定点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国家秘密及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销毁定点审批”的子项
114 市属及以下涉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定点维修维护审批 县级以上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涉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定点维修维护审批”的子项
省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 115 粤港澳流动渔船雇用渔工作业证审核 深圳、珠海、惠州、汕尾、阳江、台山市政府  



四、省政府决定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5项)

实施机关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受委托机关(单位) 备 注
省教育厅 1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 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省司法厅 2 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登记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登记”的子项
3 司法鉴定人执业变更登记 地级以上市政府 行政许可事项“司法鉴定人登记”的子项
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省民防办公室) 4 500万元以下人民防空资产转让、报损、报废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由省人防办按程序报国家人防办备案
5 小型人民防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地级以上市政府 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国家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计划的中、小型人民防空工程项目审批”的子项。由省人防办按程序报国家人防办备案

★备注:除另有规定外,顺德区政府享有下放或委托地级以上市政府权限。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
 (第100号)


  《吉林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已经1999年2月1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洪虎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吉林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吉林省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行政处罚实施监督。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及时纠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时,被监督对象应当认真配合,不得拒绝;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阻碍、干扰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 监督管辖和内容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规定、实施和监督行政处罚的行为进行监督。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执法部门及本部门直属、委托机构规定、实施和监督行政处罚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实施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行政处罚及行政处罚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二)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引用的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是否与《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
  (三)实施行政处罚的机关和组织是否具有法定资格,委托行政处罚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四)实施行政处罚是否遵循法定程序;
  (五)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有效;
  (六)是否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处罚;
  (七)行政处罚决定情况;
  (八)从事行政处罚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上岗执法资格,是否持有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
  (九)行政执法人员有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违法失职行为;
  (十)有关行政处罚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监督机构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和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是行政处罚的监督机构,代表本级政府、本部门,具体组织和承担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在行政处罚监督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指导督促建立实施行政处罚及行政处罚监督制度;
  (二)审查含有行政处罚内容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审查行政处罚主体资格及委托行政处罚情况;
  (四)负责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工作;
  (五)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的申诉、检举,对各类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程序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六)协调处理行政机关关于行政处罚的争议;
  (七)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法制部门部署和交办的其他行政处罚监督工作。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在行政处罚监督方面的具体职责,由省人民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制定下发,并报省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四章 监督方式和程序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对本级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下级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发布的含有行政处罚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要求制定发布机关说明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各级执法部门可以对其下级机关制定发布的含有行政处罚内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要求制定发布机关说明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对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组织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和认定;发现不具有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可以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人民政府委托有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行政执法部门委托有关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分别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备案。
  委托机关应当自委托关系确定后20日内上报备案。备案报告应当载明委托依据、委托内容、受委托组织性质及基本情况并附有确定委托关系的文件。


  第十二条 审查机关接到委托备案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审查机关发现委托处罚不合法的,可以责令委托机关取消委托关系。
  对不报送或不及时报送备案的,审查机关可以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三条 人民政府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备案;行政执法部门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分别报本级法制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备案。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由委托的行政机关负责报送备案。


  第十四条 应当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包括:
  (一)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价值在10000元以上的;
  (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价值在50000元以上的;
  (三)责令停产停业的;
  (四)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五)15日以上行政拘留。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自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10日内报送备案。
  报送备案的材料包括备案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各一份。


  第十六条 审查机关接到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材料后,应当及时对该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适当进行审查。
  审查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可以调阅该行政处罚案卷和其他有关材料,报送备案的机关应当及时提供。
  对于不报送或不及时报送备案的,审查机关可以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申诉和检举。
  受理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申诉或检举案件直接进行调查处理或者责成有关机关进行查处,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原受理机关。
  受理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诉或检举案件后两个月内,将调查结果告知申诉人或检举人。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时,应当将规定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列入检查内容。


  第十九条 政府法制部门对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处罚行为,可以依照《吉林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处罚行为,可以责令改正、撤销或变更。


  第二十条 被监督机关对监督机关作出的监督决定,必须执行;对监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监督机关的上级机关进行申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违反《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上级行政执法部门依照《行政处罚法》纠正违法行为,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政府法制部门可以根据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况依法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暂扣或者吊销行政执法证件,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收缴销毁非法单据等。


  第二十二条 被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拒绝接受监督或不配合监督机关工作,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由有关机关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被监督机关拒不执行监督机关的监督决定,依法给予被监督机关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阻碍、干扰监督机关行使监督权,妨碍监督工作正常进行,经批评教育不改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法制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违反本办法,推诿、放弃行政处罚监督职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或者越权、违法实施监督,影响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部门包括具有行政处罚权的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黄文煌 厦门大学法学院 博士




关键词: 假设因果关系 假设原因 真正原因 损害 损害范围
内容提要: 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问题古已有之,它涉及的是损害层面的问题。在确定损害范围时应否考虑假设因果关系的影响,取决于对损害本质的认识和对损害计算时间点的设定。对损害本质的认识是假设因果关系可否修正损害范围的前提,它影响了损害计算之时间点的设定,而损害计算时间点的设定则决定了假设因果关系修正损害范围程度的大小。损害范围的具体确定与损害的类型、假设原因的作用效果、假设原因的可归责性相关:在持续性损害中假设因果关系对损害范围具有修正可能性;假设原因的作用效果决定当事人之间分担损害的不同格局;如假设原因属于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事实,则应考虑假设因果关系对损害范围的修正。


一、问题的提出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甚为复杂且极具争议,困扰着古今学者。早在罗马法时期,法学家就探讨了这种特殊的因果关系问题:加害人的行为已经导致损害发生,但即使没有此行为,同样的损害结果也会因另一独立的原因事实而发生。那么,在此情形下,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可否因另一独立的原因事实之存在得以限缩或免除?优士丁尼学说汇纂收录了罗马法学家对此问题的讨论:
(D.9,2,11,3)乌尔比安:告示评注第18卷:杰尔苏写道,如果给一奴隶造成致命伤害,另一个人随后又将其杀死,那么前者不负杀害责任但负伤害责任,因为该奴隶乃死于另一伤害,后者负杀害责任。马尔切勒也持同一观点,它的确最为公平。[1](简称奴隶案)
根据阿奎利亚法的规定,杀害他人的奴隶和伤害他人的奴隶导致产生不同的赔偿责任。[2]根据上述片段阐述的事实,加害人杀死了他人的奴隶的,应当承担杀害责任,即使他没有实施杀害该奴隶之前就已遭受的来自另一加害人的致命伤害。此时,该加害人可否基于奴隶已经受有致命的伤害而获得责任的减免?在杰尔苏看来,该加害人仍需承担杀害责任,因为他直接杀死了奴隶,而实施了致命伤害的加害人仅需承担伤害责任。马尔切勒和乌尔比安亦赞同这一观点。在另一个片段,尤里安却认为直接杀死某人和对某人实施了致命的伤害,均属于杀害行为,因此,前后两个加害人都应承担杀害责任(D.9,2,51,pr.)。[3]饶有趣味的是,这个罗马法学家争论的因果关系问题,仍为现代的学者所关注。[4]欧洲侵权法工作组在起草欧洲侵权法原则(PETL)时,就专门探讨了这种因果关系:
A1用致命的慢性毒药给马厩里的马下毒,在这匹马中毒死亡之前,A2纵火焚烧马厩,马被火烧死。A1和(或)A2谁将被追究责任?[5](简称马匹案)
针对这个马匹案,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多数人认为,马并非死于中毒,A1并未导致马的死亡而无需承担责任,马死于燃烧或窒息,A2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6]奥地利学者库奇奥认为应由A1和A2承担连带责任。[7]法国学者伽兰德-卡尔瓦认为,马的死亡是A2直接导致的,因此应由他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A2发生支付不能,则仍有让A1承担赔偿责任的余地。[8]德国学者马格努斯则认为,A1应对马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A 2仅对马提前死亡产生的损失承担责任,因为A 2杀死的是一匹价值减损了的马,他仅需赔偿可能加重了的损害。[9]
上述奴隶案和马匹案提出了侵权法上因果关系方面的难题,即损害已因加害人的加害行为而发生,但纵使不存在其加害行为,损害亦将因另一独立的原因事实而不可避免地发生,那么该加害人是否仍需为此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他可否基于另一原因事实之存在而要求减轻或免除其赔偿责任?对于此问题的分析,观点纷争由来已久,但尚未达成全面的共识。在我国大陆的民法学界,随着损害赔偿法理论研究的精细化,这个被誉为是颇有趣但极为棘手[10]的主题也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11]然而,应者寥寥,也许对多数人而言,还没有产生应有的问题意识。由于缺乏充分论辩,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仍未获得澄清,一些重要的方面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在概念辨析方面,仍值得探讨的是这种因果关系与累积因果关系、合法性替代行为具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和同质性。又如,在分析这种因果关系案件的损害赔偿问题时,对应加考虑的各方面因素,目前的归纳和整理还有待完善。尤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学界偏重于抽象层面的一般探讨,尚缺乏对此类因果关系的案例作全面的介绍、比较和总结,限制了理论学说对案例实践的指导及其推广应用。有鉴于此,笔者拟在国内外既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对相关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解开疑惑,阐明规则,并最终破解这一极具争议性的因果关系迷局。
二、假设因果关系的概念辨析
在讨论上述类似的案例时,德国学者使用了假设因果关系、[12]超越因果关系、[13]保留原因[14]等术语。英美国家的学者在探讨这种因果关系问题时,根据原因事实对损害的作用或其出现的时间,把对损害并无事实上之原因力的原因事实称为假设事实(hypothetical case)、[15]续至事件(supervening events)、[16]后续原因(successive causes)[17]或超越原因(overtakingcause)。[18]在我国的民法理论界,学者使用的术语也并不一致,存在假设因果关系、[19]超越因果关系[20]和修补因果关系[21]三种不同的表述。鉴于国内外学者在术语使用上的不统一,为避免无益的命名之争,本文采用假设因果关系这一术语表达。顾名思义,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22]是站在假设的立场所为之命名,指称某种原因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并未实际发生的因果关系。例如,在上述奴隶案中,由于后一加害人实施杀害而缩短了奴隶死亡的进程,致使前一加害人的伤害行为对奴隶死亡的结果不产生事实上的原因力,在此意义上说,前一加害人的行为与奴隶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便属于假设因果关系。同理,在马匹案中,马因中毒而死也是假设因果关系,因为事实上马是被烧死的。再如,V已买好机票并决定乘坐飞机,但在登机前遭受A的伤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而V本来要乘坐的飞机在起飞之后发生坠毁,乘客无一生还,V由于没有登机而幸免遇难。在这个空难案中,V事实上并没有坐上飞机,他因飞机坠毁而死就属于一个假设因果关系,飞机坠毁便是V遭受伤害或死亡的假设原因。
在涉及假设因果关系的案件中存在两个原因事实:其中一个原因事实对损害的发生具有事实上的原因力,此即加害人的加害行为,被称为真正原因;[23]另一个原因事实对损害的发生并无事实上的原因力,因此被称为假设原因,但如果不存在真正原因,则该假设原因亦将导致同样的损害。应予注意的是,假设原因只是相对于损害结果而言它没有产生事实上的原因力,其本身并非是假设的或想象的事实或状态。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奴隶因受伤而死以及马因毒发身亡虽属假设因果关系,但奴隶受伤以及马匹中毒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又如,死刑犯在行刑之前脱逃,在逃跑的途中被加害人过失驾车撞死,此时犯人死于刑罚之执行这一假设因果关系因受阻而事实上并未发生,但他已被判处死刑却属于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具体类型上看,假设原因包括第三人的行为、被害人自己的行为、事件以及内在于被害客体的状况等。比如,A伤害V致其丧失工作能力,但嗣后V被判入狱而无法在执行刑罚期间工作,此时假设原因应归咎于被害人自身;A纵火焚烧V所有的房屋,但该房屋因城市改造而将在一年之内被拆除,或因年限已久而将在一年之内倒塌,此时假设原因便属于事件或内在于被害客体的状态。就真正原因而言,它指事实上导致了损害发生的加害人的加害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例如,铁路扳道工没有履行职责,导致火车驶向了另一轨道并出轨倾覆,但纵使其履行了职责,火车亦将因正确轨道上的桥体坍塌而倾覆。在此前情形下,扳道工的不作为便属于损害的真正原因,它对损害的发生具有事实上的原因力,而火车因桥体坍塌而倾覆是并未实际发生的假设因果关系,桥体坍塌则属于假设原因。
在侵权法的假设因果关系案例中,虽然真正原因对损害之发生具有事实上的原因力,但尚待研究假设原因之存在对加害人的赔偿责任的范围有无影响。从受害人一方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涉及受害人是否受有损害,以及如何确定其所受损害的范围。在进一步分析之前,为避免概念之间的混淆,明辨它们的异同并寻求解决假设因果关系问题之可能的路径,以下首先对假设因果关系与其他类似的概念加以辨析。
(一)假设因果关系与替代因果关系
替代因果关系又被称为择一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涉及数个致害的原因事实,其中每个原因事实都可以同时单独造成损害,但无法查清是哪一个原因事实引起了损害。其典型案例如:一位登山者V被从上面掉落的石头击中而受伤,与此同时另外一块石头也掉落下来,但从其头前落下。其中一块落石归结于登山者A1的过失行为,而另外一块落石归结于登山者A2的过失,现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位登山者踢落的石头导致了V遭受损害。[24]在此案中,A1和A2的过失行为都是潜在的致害原因,但无法证实何者是损害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在替代因果关系中损害的真正原因是不明确的。但在假设因果关系中,损害的真正原因是确定无疑的,有疑问的是假设原因的存在可否使行为人的赔偿责任获得减免。因此,假设因果关系与替代因果关系的区别在于:在前者损害的原因是明确的,尚待确定的是损害赔偿的范围;在后者损害的原因并不明确,为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通常责令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25]或按份责任。[26]仅此而言,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用以解决假设因果关系问题。
(二)假设因果关系与累积因果关系
累积因果关系又被称为聚合因果关系[27]或竞合因果关系,[28]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事实同时导致产生一个损害后果,并且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事实都足以单独引发整个损害。其典型案例如:A1放火焚烧V的房屋,A2亦同时放火烧屋,两火在合并之后共同烧毁房屋,且有证据表明A1或A2单独的放火均足以烧毁整个房屋。[29]在本案中,任何一个原因事实均足以单独导致整个损害,这一点与假设因果关系的特点相同。假设因果关系与累积因果关系的区别是:在前者,真正原因与假设原因具体可相互区分。例如在奴隶案和马匹案中,A1的行为导致奴隶受伤或马匹中毒,A2的行为加速了奴隶或马匹的死亡;在后者,各原因事实导致的损害无法相互区分。例如本案中A1和A2的纵火都对损害具有实际的作用力,并且无法区分各自的损害份额。但假设因果关系与累积因果关系有时会相互交织。比如在本案中,如果两火各自从房屋的两则向中心蔓延,并在房屋的中心处相遇,或者往同一方向前后蔓延,那么此案便涉及假设因果关系问题。再如,如果有证据表明A1放火烧毁了部分的房屋,A2投放的火越过已烧毁的部分,最后两火合并共同烧毁了剩余部分。此时就A1单独烧毁的部分而言,涉及假设因果关系问题,就两火合并烧毁的部分而言,涉及累积因果关系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因果关系的区分并非泾渭分明。譬如A1和A2几乎在同一时间开枪射杀V,V身中两弹死亡,并且任何一枪均可即刻致命。在此情形下,即使能依据V中弹的前后推断出射杀的先后,也不能免除在后射杀的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如果仅仅根据加害行为之间存在细微的先后时间差就规定截然不同的赔偿责任,有违一般的正义感,此时应当以经验取代逻辑。正因为如此,法院通常会认为不同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当微小,视为它们是在同一时间造成了损害。[30]此时,假设因果关系问题便适用了累积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假设因果关系与合法性替代行为
合法性替代行为是一种假设的合法事实状态,它通常在不作为侵权的场合用于验证不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用假设的合法行为来取代不法行为,如果损害结果依旧无法避免,便可认定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其典型案例如:医生未及时出现并救治病人,病人发生了死亡,但即使医生进行及时救治,病人还是会死亡,因为病情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31]在此案中,医生进行及时治疗就属于合法性替代行为,它不是现实发生的事件而仅仅是一种假设。如果在合法性替代行为的案件中,无论行为合法与否损害结果都必然发生,那么就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而言,它与假设因果关系案件相同,由此导致了两者混淆,甚至有学者将合法性替代行为作为假设因果关系加以分析。[32]然而,两者实有本质的区别:在假设因果关系中,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确定无疑的,不因假设原因之存在而被排除或否定;但在合法性替代行为中,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朗,需要使用替代法,用假设的合法行为取代不法行为进而验证行为与结果的关联性。假设原因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状态,只是对于已发生的损害而言它仅具有假设的原因力,但合法性替代行为只是一种纯粹的观念拟制。从根本上说,运用合法性替代行为这种思考方法,是为了检验在实际因果关系中,义务违反与结果发生之间的关联性这一尚不清楚而有待查明的问题。[33]在本案中,如果医生的行为合法,病人仍不可避免地死亡,就说明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缺乏关联性,进而可否定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由此可见,合法性替代行为要解决的是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问题,涉及赔偿责任的成立与否;而假设因果关系要解决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时,加害人的赔偿责任可否因假设原因之存在而获得减免,涉及的是赔偿范围的确定问题。假设因果关系与合法性替代行为之间仅具有形式上的貌合,在本质上它们神离,两者应予区分。
(四)假设因果关系与机会损失
先看一则案例:某人患有第二阶段的乳腺癌,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有40%的治愈可能。当她去做检查时,医生因过失未能诊断出该疾病。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另一医生诊断出了该疾病,但此时病人的存活机会变为了0%并随即死亡。病人的亲属对医生提起非正常死亡的诉讼。[34]这是一则有关机会损失的案例,首先它与合法性替代行为存在关联。在判断医生的过失行为与病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如果运用合法性替代行为的这种思考方法,应当假设医生没有过失,此时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是60%。也就是说,在此案中医生的过失是否必然导致病人死亡并不明确,但可肯定的是它使病人丧失了40%的治愈机会。在现代法上,机会损失案件的解决方法之一是适用比例因果关系说,即在加害人的行为与最终的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时,就认定具有因果关系,成立损害赔偿责任,但损害额须按照该因果关系的比例计算。[35]这种比例因果关系说首先承认机会损失案件中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在确定损害额时应考虑结果本身发生的几率,将其作为限缩赔偿范围的事由。在假设因果关系案件中,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也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那么依据比例因果关系说的这种分析理路,在确定损害额时也应顾及结果本身发生的几率或者必然性,进而将其作为限缩加害人赔偿责任的事由。因此,在逻辑上看,机会损失案件的上述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处理假设因果关系问题:既然在机会损失案件中,盖然性的损害几率可作为限缩赔偿范围的因素,那么通过举轻以明重,在假设因果关系案件中,损害的必然性也应作为限缩赔偿范围的事由。
三、假设因果关系与损害
德国早期的学说和判例曾尝试从相当因果关系的角度以及根据行为人过失的轻重来解答假设因果关系问题,但这种分析思路被认为是缘木求鱼,遂为人们所弃。[36]目前德国主流的观点认为,假设因果关系问题已不是因果关系的问题,而是损害的可归责性问题。[37]在假设因果关系中,真正原因一旦导致损害的发生,损害赔偿责任便告成立,作为责任基础的因果关系进程由此结束,包括假设原因在内的其他任何事实均无从影响这种既存的因果关系进程。同时,由于损害已经发生,假设原因实际上已不可能再次引起同样的损害,它和原有的损害之间便无法建立起因果联系。因此,假设原因既不影响既存的因果关系,又无法与原有的损害建立起新的因果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假设因果关系问题不属于因果关系层面的问题。事实上,假设因果关系问题是在损害层面展开的,它要解决的是已成立的损害赔偿责任可否由于假设原因也必将导致同样的损害而获得减免,这是一个关于损害的本质和损害范围的计算问题。在假设因果关系的案件中,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以及损害范围可否被假设因果关系修正,取决于对损害本质的理解和对损害计算时间点的设定。
(一)损害的本质
假设因果关系问题与损害的本质紧密相关,关于假设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的所有重大争议,几乎都可以归结为对损害本质的不同理解。有关损害的本质,德国学者蒙森创立了利益说(又被称为假设差额理论或差额说),[38]他认为损害并非是具体的侵害结果本身,而是侵害结果对于受害人的财产所产生的不利益。[39]这种学说主张,在计算损害时,首先应假设没有发生致害事实时,受害人现在的财产总额将会是多少,然后将这个假设总额减去受害人现有的财产总额,所得的差额就是损害。与此不同的是,德国学者欧特曼、努纳尔、韦尔伯格提出的具体损害说,这种观点认为损害的发生伴随身体受伤、物之毁损等客观现象,这种对人身或具有财产价值的财物之侵害本身就是损害。[40]为此德国的学说与判例还进一步区分了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前者包括客体损害,即遭受侵害的客体自身由于侵害行为的作用而产生的不利益及其在客体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的负担;后者包括财产结果损害,即遭受侵害的客体自身之外受害人所承受的不利益。[41]例如,甲的汽车遭受了侵害,花费了2万元维修,在汽车送修期间甲为租车支付了1千元租金,那么车体受损就是客体损害,2万元的维修费用属于直接损害,1千元租金是间接损害。[42]又如,侵害行为导致受害人的机器受损并致使利润丧失时,机器受损就是客体损害,其维修费用构成直接损害,利润丧失属于财产结果损害,它是间接损害。[43]在具体损害说看来,直接损害应以客观价值标准来评估,构成了损害赔偿的最低额,在任何情形下均应予以赔偿。[44]但除了直接损害之外,受害人还有其他间接损害的,他仍可以请求赔偿这部分的损害。利益说和具体损害说对损害本质的理解旨趣大异,在假设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的问题上,两学说的立场观点也并不相同:
首先,利益说认为受害人所遭受的消极影响仅仅表现为两个财产利益的总额相减之后的差额,至于受害人的哪项具体权益遭受侵害,遭受何种侵害,仅仅在确定损害是如何发生的和损害应由谁承担时有意义,在确定损害的存在与范围时则无关紧要。[45]因此,利益说判定损害存在与否依据的是受害人的财产总额在抽象意义上的变化,侵害行为造成的具体损害本身并无独立的法律意义。在假设因果关系案件中,固然真正原因引起了客体的具体损害,但由于假设原因亦将造成抽象意义上的损害,受害人应有的财产总额与现在的财产总额相比并未因此而减少。就此而言,依据利益说对损害本质的理解,假设因果关系中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实质上减少受害人的财产总额,因此并无损害之存在,也无从产生损害赔偿责任。具体损害说关注的是客体事实状态的变化以及具体权益所遭受的破坏,加害人一旦破坏了客体或具体权益的事实状态,直接损害便告成立。因此,按具体损害说的逻辑,在假设因果关系中,真正原因造成的直接损害是确定无疑的,它构成损害赔偿的最低额,假设原因的存在不影响加害人对直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举例说明:A喷洒药水导致毗邻的V的瓜苗大面积受损,但不久一场洪水将V的瓜地冲毁,结果是纵使没有A先前的侵害行为,V的瓜苗也必将被洪水冲走。[46]在这个西瓜案中,瓜苗受损属于客体损害,购买同等品质瓜苗的费用为直接损害,依据具体损害说,直接损害不受假设原因的影响,那么A承担赔偿购买瓜苗费用的责任也不因洪水这一假设原因而受影响。
其次,由于利益说把致害事实未发生时受害人应有的财产总额作为比较的参照,因而在计算最终的损害时,须考虑致害事实发生之后影响财产状况变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因素。按此逻辑,在假设因果关系中,计算损害时就应当考虑后续的假设原因可否影响受害人财产总额的变动,如果它在损害计算时已经发生或确定要发生,便可以作为影响损害变动的因素而被考虑,修正损害赔偿的范围。[47]根据具体损害说,客体的直接损害是赔偿的最低额,必须按照其客观价值予以赔偿。但如果除了直接损害以外,受害人还遭受了间接损害,则此等间接损害仍需按利益说方式确定并给予赔偿,从而以实现损害的完全赔偿。[48]由此可见,按照具体损害说计算间接损害时,利益说仍有其适用的余地,即在计算间接损害时,如果假设原因已经发生或必然要发生,就应视其为影响间接损害变动的因素,进而修正损害赔偿的范围。举例说明:A毁损了V的汽车,但在当天夜里发生火灾,这辆汽车也必将在车库被烧毁。[49]在这个假设因果关系案中,依据具体损害说,汽车车体的毁损属于客体损害,修理费用为直接损害,A应当赔偿之。至于汽车毁损导致的其他损害,例如V在获得赔偿之前为使用替代车辆而支付的租金,属于间接损害。按照利益说计算该间接损害时,由于纵使不存在A的行为V仍需支付火灾发生之后使用替代车辆的租金,因此火灾作为假设原因就可以修正这种间接损害,A无需赔偿火灾发生之后的间接损害。
在损害赔偿法上,利益说为多数国家的学说和判例所采纳。法国侵权责任法被认为是采纳了利益说,并将其适用于财产和非财产上的损害。[50]德国民法吸纳了蒙森利益说的合理部分,在损害的理解上着眼于受害人财产总额的变化,但同时它更为关注受害人财产具体构成的变化和具体权益所遭受的事实上的破坏。[51]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规定:损害赔偿义务人必须恢复假如没有发生引起赔偿义务的情况所会存在的状态。[52]这一条文被认为是德国损害赔偿法的基础性条文和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它规定赔偿义务人的义务是恢复引起该义务的事实未发生时的应有状态,而不是恢复引起该义务的事实未发生时受害人的应有财产。事实上,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使用应有状态之表述是为了回避财产总额的提法,从而以避免利益说仅仅关注受害人财产总额的变化而对具体权益事实上遭受的破坏视而不见的弊端。根据德国民法的上述规定,即使受害人现有的财产总额与不存在致害事实时应有的财产总额相比并无差额,也并非必然意味着没有损害,因为如果受害人具体财产构成或具体权益的事实状态遭受了消极影响,则仍视为存有损害,赔偿义务人仍有义务将其恢复至致害事实未发生时的应有状态。德国民法的上述规定对损害本质的理解与具体损害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在间接损害的赔偿上,如果受害人的两个财产总额存在差额,则应恢复此等差额;另一方面,即使不存在上述差额,但如果受害人具体财产构成或具体权益的事实状态受到了破坏,则仍需将其恢复至应有状态。依此逻辑,在假设因果关系中,一旦真正原因使具体财产构成的事实状态遭受了破坏,并由此产生了直接损害,鉴于这种直接损害应当被恢复至应有状态,后续的假设原因便无法对其产生修正作用;在间接损害方面,由于假设原因必将导致同样意义的损害,受害人这方面的财产总额并未由此而减少,因此并无损害之存在,行为人也无需对此等间接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间接损害可以被假设因果关系修正。
(二)损害计算的时间点
在损害赔偿法的实践中,受害人通常是在损害发生之后请求赔偿,由法院认定损害的存在及其具体范围,最后由赔偿义务人支付赔偿。自损害发生到赔偿义务人最后支付损害赔偿这段期间,受害人遭受的损害并非固定不变,而往往处于变动之中。例如,遭受侵害的财产可能由于经济形势的好坏发生增值或贬值,受害人的病情可能好转或者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出现新的致害事实导致损害加重。为判定赔偿义务人的责任,必须以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作为确定损害范围的计算时间点。自损害发生到赔偿的支付这段时间,可供考虑的损害计算时间点有多个,选择不同的损害计算时间点,对假设因果关系中损害的计算和赔偿范围之确定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果以损害发生时作为损害的计算时间点,那么真正原因造成具体损害结果的时间就是损害计算的时间点,因此只有此前影响损害变动的因素在确定损害范围时才可以被考虑进去,之后的任何因素包括假设原因在内在计算损害时均无需被考虑,假设原因也就无法对损害的计算产生修正作用;如果以计算损害之时或以赔偿义务人履行赔偿义务之时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那么损害结果出现后发生的或者确定要发生的影响损害变动的事由在计算损害时就应被考虑,其中就应考虑假设原因对损害计算所产生的修正作用。例如在上述/西瓜案0中,如果以损害发生时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那么这一时间点是V的西瓜因药水而受损之时,此时西瓜和瓜苗的损失构成了损害,此后的其他因素不影响损害的计算;但如果以计算损害时(诉讼时)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那么就应考虑西瓜因药水而受损之后的假设原因)))洪水)))的影响,由于洪水亦将导致同一损害,故在计算损害时它就有可能被考虑进去。因此,如果将损害计算的时间点置于假设原因发生之后,那么假设因果关系就可影响并修正损害的范围。
虽然各国立法通常不明确规定损害计算的时间点,但从根本上说,损害计算的时间点的确定取决于立法对损害本质的理解。关于损害本质的/利益说0关注受害人应有财产状态和现有财产状态的比较差额,因此按照这种理论理解和计算损害时,通常将损害事件发生后进行理赔的时间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5德国民法典6第249条第1款虽然没有明确限定损害计算的时间点,但根据/假如没有发生引起赔偿义务的情况所会存在的状态0之表述,可推知其损害计算的时间点应该是损害计算(理赔)之时。在实务上,德国法院通常以事实审的最后一次口头辩论结束的时间点为准。[53]因此,在德国法上,由于损害计算时间点的后移,损害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在损害发生至损害计算这段时间所存在的假设原因,也可以作为影响损害变动的因素被考虑,进而修正损害赔偿的范围。我国的立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损害计算的时间点,但可根据5民法通则6第117条第2款和第134条第1款规定的/恢复原状0之侵权责任方式,加以推知。在我国的一般学者看来,5民法通则6规定的/恢复原状0应取其狭义的理解,指将遭受损害的有体财产通过修理等手段,回复到受损害前的状态或修复到如初的状态。[54]事实上,这种观点反映了传统的自然损害概念,它从微观、具体的角度观察损害,关注的是受侵害的客体事实状态的变化,即加害人一旦破坏了客体的事实状态,损害便告成立。[55]因此,在损害赔偿方面,如果恢复客体的原来状态在事实上可能且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加害人应将其恢复到未被侵害之前的状态。按照这样的逻辑,义务人在承担/恢复原状0的赔偿责任时,应恢复客体至遭受侵害之前的事实状态,例如修理好被损坏的部分或者去除其添附物。仅此而论,这种自然损害概念所关心的是客体受损之前的状态,并不考虑此后发生的其他事实,而假设原因也由于其对客体事实状态之破坏并无实际上的原因力,不能作为限缩或减免义务人赔偿责任的事由。在具体论及损害计算的时间点时,持论者又提出应以/加害行为(准侵权行为)完成的时间,也可以是加害行为(准侵权行为)的作用力发挥出来使得损害显现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的时间0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56]根据这种理解,损害计算的时间点实际上被设定为损害发生之时,[57]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上损害赔偿的范围便被确定了下来,此时纵使存在亦将导致同样损害的假设原因,也无法影响已经成立并确定了的损害。因此,若以损害发生的时间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便难以考虑假设原因对损害范围的修正。我国5侵权责任法6也是以损害(损失)发生的时间作为损害计算的时间点,该法第19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0根据本条规定,计算财产损害的时间点原则上是损失发生之时,而不是理赔或者诉讼之时。也就是说在损失发生的时间点上具体的财产损害便告确定,纵使假设原因影响受害人在抽象意义上的财产总额的变动,但在损害计算时不予考虑。由此看来,无论是我国的5民法通则6还是5侵权责任法6,其隐含或设定的财产损害的计算时间点,仅考虑受损客体事实状态之改变,遵循的是自然损害的概念。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时,便无需顾及那些无法实际上影响受损客体事实状态的假设原因,从而剥夺了其修正损害赔偿范围的可能性。上述分析表明,对损害本质的理解影响了损害计算时间点的选择,而损害计算时间点的设定则决定了假设原因修正损害范围是否可能,只有在损害计算时间点的设定上摆脱损害发生时间之限制,才能考虑假设因果关系对损害范围的修正。损害计算的时间点越往后推移,应考虑的影响损害计算的因素就越多,假设因果关系修正损害范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四、假设因果关系与损害范围的确定
上述的阐述表明,假设因果关系问题涉及损害本质和损害计算的时间点,在损害本质的理解基础之上区分出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以及损害计算的时间点与损害发生时间的分离,共同构成假设因果关系修正损害范围的前提。在此前提之下,假设因果关系中损害范围的具体确定还须考虑损害的不同类型、假设原因的可归责性与否等综合因素。
(一)终局性损害与持续性损害
在财产或人身遭受损害时,有些损害是一次完成并且是终局的,例如物之灭失;有些损害则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持续发生,例如收入的丧失,这种不同的损害类型应予区别对待。[58]首先,在终局性损害情形,损害一旦发生即告结束,损害赔偿责任便由此确定并且不再变动。对财产的侵害大多导致终局性损害,赔偿义务人是对已完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在发生持续性损害的情形下,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累积,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持续性损害典型表现为导致收入损失的身体损害。在身体损害的理解上,有/死伤损害说0、/所得丧失说0和/劳动能力丧失说0不同的观点。/死伤损害说0认为身体并非是创造劳动收益的机器,因此生命或身体的损害本身属于非财产损害,应一次性评估并给予一致和定额化的赔偿;[59]/所得丧失说0和/劳动能力丧失说0关注身体损害所引起的收入之减少,计算损害的依据是受害人实际收入的减少和劳动能力的贬损程度。[60]因此,在终局性财产损害或按/死伤损害说0界定的身体损害之情形,损害是一次完成并且是终局性的,损害赔偿的责任在损害发生时便告确定,赔偿义务人应对这种已确定的终局性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此等损害也不因后续的假设原因而被分割或限缩。但如果按/所得丧失说0界定的身体损害,收入减少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连续发生并不断累积的,赔偿义务人是对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持续发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在身体遭受损害并导致收入减少之情形,如果假设原因亦将导致此后的同一损害,那么依据/利益说0计算损害时,这部分的损害就可以被假设原因修正。举例说明:A过失引起车祸致使V受重伤,V再也不能恢复到重操旧业的程度。在医院里,V心脏病发作,结果是即使没有遭遇车祸,由于心脏病发作他余生也不能工作了。[612在此案中,根据/所得丧失说0计算损害时,V的收入损失可以在时间上分割为心脏病发作之前和之后的两部分。由于心脏病发作之后的收入损失亦将因心脏病发作而同样发生,因此按/利益说0来理解损害时,这部分收入损失就不属于A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害。结果是,A仅需承担V在心脏病发作之前的收入损失,此后的收入损失便被心脏病发作这一假设原因修正。
对于这种终局性损害与持续性损害的区分,哈特和托尼#奥诺雷教授给出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他们认为在经济价值层面对受害人的损害进行评估时,应区分资本性财产(capital as2sets)和创收性财产(incom e-producing assets)两个概念:资本性财产可以被出售而一次性实现其经济价值,例如房屋;而创收性财产不能经出售而一次性实现其经济价值,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赚取金钱,例如工资收入。[62]因此,由于资本性财产的经济价值可以一次性实现,那么对它的损害就是一次性完成并且是终局性的,其损害的评价也是终局性的,此后的假设原因便无从产生修正作用。而创收性财产的经济价值是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实现的,对它的损害具有持续性特点,并且在时间上可以被分割为不同部分,那么假设原因发生之后的损害部分就可能被假设因果关系修正。
(二)假设原因的作用效果
在假设因果关系案件中,如果真正原因已造成某种确定且不可逆转的终局性损害,那么假设原因只能在此基础上叠加损害,但不能加重损害。此时,纵使假设原因亦可单独造成同一损害,但由于损害已经确定且不可逆转地发生,它便不可能再产生任何的损害作用,因而无法修正已完成了的损害,其肇事者也无需为此承担赔偿责任。例如,A1放火彻底烧毁V的房屋之后,当天晚上A2实施爆炸,如果房子没有被A1烧毁,也必将被A2炸毁。在此案房屋被A1烧毁的这一损害是确定且不可逆转的,由于房屋已经彻底丧失了价值,A2的爆炸纵使能在此基础上叠加损害,但不可能造成额外或加重的损害,因此A2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同理,如果A1放火烧毁V的房屋之后,当天晚上发生强烈地震,房屋也必将被震毁,那么地震这一假设原因也不对A1的赔偿责任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如果真正原因造成的损害是终局性的,并且假设原因没有加重损害,则无需考虑这种本可单独造成同一损害的假设原因,这便意味着在叠加损害的情形下,假设因果关系不具有修正损害的作用。
但如果假设原因加重了损害,或者真正原因造成了持续性损害之后,假设原因对将来发生的持续性损害也具有原因力,那么情况便有不同。首先,如果假设原因加重了损害,比如加速了损害进程或造成其他损害,那么就应当考虑它对损害范围的修正,并责令假设原因的肇事者赔偿该加重的损害。比如在上述/奴隶案0中,如果奴隶受到A1的致命伤害之后被指定为继承人,后来又被A2杀死,导致奴隶在接受遗产之前提前死亡。那么对于A2杀害行为导致的遗产丧失,A2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A1无需承担此等加重的损害(D.9,2,51,2)。[63]其次,如果真正原因造成的是持续性损害,譬如导致了工资收入的丧失,在假设原因亦导致同一损害或导致加重损害时,对于此前已经发生的损害,真正原因肇事者应当单独承担赔偿责任,但对于此后发生的持续性损害,他的赔偿责任就有可能被假设因果关系部分修正。例如,A1过失导致V受伤,需要半年才能康复,就在住院当天另一独立的原因事实(假设原因)导致V需要一年才能康复。那么,在计算V在住院期间前半年的收入损失时,就要考虑假设因果关系对损害的修正:如果假设原因是A2的加害行为,那么它与A1的加害行为都属于V在前半年住院期间收入损失的原因,这部分的损失便可类推适用上述累积因果关系的解决方案,责令A1和A2对V前半年的收入损失承担连带责任。[64]仅此而言,如果A1履行了连带赔偿义务,他便可依据连带债务的内部效力向A2进行求偿,此时假设因果关系便实际上修正了部分损害。
(三)假设原因的可归责性
假设原因可分为可归责于第三人与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两种类型,这种区分在假设因果关系可否修正损害范围的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上述/奴隶案0和/马匹案0中,假设原因属于可归责于第三人的行为,案件的所有肇事者均实施了加害行为。如果此类案件适用无之则不然的条件理论,即纵使没有其中一行为人的行为,受害人也会因另一行为人遭受同样的损害,反之亦然,结果是所有加害人可据以否认自己的损害赔偿责任。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合情理,因为两个加害人的过错行为确实导致了损害,但无辜的受害人却未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任何赔偿。为摆脱此逻辑困境,学说和判例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美国著名的金教授认为,如果没有后一加害人的行为,受害人本可以从前一加害人那里获得全额赔偿,但由于后一加害行为阻断了前一加害行为的损害进程,导致受害人无法从前一加害人那里获得全额赔偿。那么对于这种本可获得但实际上无法获得的赔偿部分,应由后一加害人来承担责任,理由是由于后一加害人的行为,受害人的这部分求偿遇到了障碍,后一加害人有加以补足的义务。[65]但英国的司法判例确立了不同的规则,在Baker v.W illoughby[66]案中,受害人由于加害人的过错而左腿受伤,导致只能从事较低收入的工作。但三年之后受害人遭受了抢劫,左腿被歹徒开枪击中而不得不截去。在针对前一加害人提起的诉讼中,英国上议院认为前一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并不因后一加害行为而受影响。如果从假设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这个判例确立了这样的规则:如果假设原因可归责于第三人,先前实施侵害行为的加害人便不能依据假设因果关系主张限缩其损害赔偿责任。与美国金教授的见解相比,英国判例确定的规则更为合理,其理由是:在假设原因可归责于第三人的情形,如果没有前一加害人的行为,受害人本可向假设原因的肇事者(后一加害人)主张损害赔偿,但由于前一加害人的行为引起了损害,后一加害人的行为便无法重复同样的损害,于是导致受害人无法从后一加害人那里获得这部分损害的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前一加害人的行为,损害本应由后一加害人来承担,受害人即可从后一加害人处得到赔偿而最终不会有损害。但现在由于前一加害人的行为,受害人无法从后一加害人那里获得所有损害的赔偿,因此要使受害人的损害都得到赔偿,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是由前一加害人承担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
在假设原因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情形,这些假设原因包括真正原因出现时已经存在的状况,以及后来出现的自然事件、被侵害客体的自身状况、受害人的过错行为、第三人的合法行为等。如果假设原因属于真正原因出现时即已存在的状况,那么在计算真正原因造成的损害时,它们在原则上应被考虑。例如,应予赔偿的房屋反正是该当拆除的,或一起事故中的死者本身就患有癌症而预期的存活时间不长。[67]此方面著名案例有美国的Dillon v.Twin StateGas&E lectric Co.[68]案,在此案中加害人在一座桥上过失架设了电线,一名男孩在桥上玩耍时身体失衡并从桥上跌落,在将要跌落的瞬间他抓住了一根电线试图逃生,结果触电而死。法官在判决中认为应按触电事故发生时男孩的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计算赔偿金,其理由是该男孩肯定要跌落摔死或者至少将摔成重伤。[69]类似的案例还有Douglas,Burt&Buchanan Co.v.Texas&Pac.Ry.C o.[70]案,在此案中加害人过失堵塞了河道使受害人驳船无法通行,由于航行被延误受害人遭受了纯粹经济损失,但河道更远处的一座合法建造的桥梁也必定会阻碍受害人驳船的通行。法院认为受害人因航行迟延带来的损失不能予以恢复,理由是受害人原本就无法利用驳船顺利通行带来经济利益。[71]在此类案件中,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假设原因可以修正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是因为当加害行为发生时如果确定存在某种状况,并且这种状况已造成客体价值的减损或者事实上已剥夺了取得利益的可能,那么加害人侵害的就是价值贬损了的客体,在对加害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客体已贬损的价值。如果假设原因属于加害行为发生之后才出现的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状况,那么在计算真正原因造成的损害时,这种状况通常也应被考虑。例如,在英国的Jobling v.A ssociated Dairies Ltd.[72]案中,受害人在一次劳动事故中背部受伤而导致部分丧失工作能力,但在起诉加害人(雇主)之前,受害人被诊断出患上了与此前背部受伤无关的脊髓病,并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英国上议院将此案与上述Baker v.W illoughby案加以区分,并拒绝同意在此案中对脊髓病出现以后的时间内受害人收入的减少予以赔偿,理由是没有任何政策上的理由要求加害人保证受害人一定不出现疾病,人们必须自己忍受生命中的这种突变。[73]由此可见,当假设原因是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事实时,损害的风险本就应当由受害人自己承担,如果将这种风险负担转嫁给他人,则受害人的现有状态与没有加害行为的应有状态相比反而得到了改善,受害人就事实上得到了一笔/横财0。因此,纵使加害人的行为干扰了损害的自然进程,打乱了原本的风险分担格局,但按照损害填补的原则赔偿受害人的损害时,还是应当考虑不可归责于第三人的致害原因,将其作为修正加害人赔偿责任的事由。
(四)基本规则和例外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